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揭晓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大河报·豫视频影像创意工厂获评运营服务模式创新案例。这不是大河报·豫视频首次获此殊荣。2020年,正式上线仅一年的豫视频就获评“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资料图】
无独有偶,刚刚过去的6月15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大河报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成为唯一上榜河南媒体品牌,这也是大河报连续第20年获此荣誉,品牌价值240.53亿元,与2022年相比,品牌价值上升了31.41亿元。
从“一纸风行”到“链接一切”,从“采缤纷事”到“数字创新”,从图文转向视频。两次国家级奖项的获得,为大河报转型发展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从2020年以来,经过3年的强劲发展,大河报·豫视频初步构建了“新闻影响力传播+影像创意工厂(影像管家服务)”为特色的“双足鼎立”的格局,创新性地打造了从内容到商业的“双轮驱动”模式。
以亿为尺!截至目前,大河报•豫视频传播矩阵粉丝总量超1.2亿,全网平台年度总传播量近千亿。全网视频播放量超250亿,直播观看量超15亿。
千万以计!拥有3个千万级账号,其中,大河报官方抖音粉丝1500w+、豫视频官方抖音粉丝1200w+,大河报官方微博粉丝1975w+。
●高站位、深立意、聚IP:打造超强的内容影响力
近年来,大河报·豫视频坚持重大主题报道、聚焦全国热点报道、深耕垂类领域报道,以视频化为核心,打造了一批站得住、响当当的头部IP。
主题报道重发声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提问声音于人民大会堂响起。这是2015年以来,大河报第十次在全国两会上提问,从聚焦三公经费支出到食品安全,从个税改革方案到电商助推脱贫……每一次提问,都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凡历程。
在今年河南省两会报道中,推出“观澜两会”特别报道、“厅局长面对面”系列报道等,频上热搜,屡获好评。大河报·豫视频今年年初以来成功打造“首席观澜”政务品牌IP,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战略,为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2022年11月,由河南日报社联合微博政务等单位发起,大河报·豫视频领衔策划执行的“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活动,集聚了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央广网等百家全国、省级主流媒体,发挥“最强信息中介”力量,搭建起“河南公益助农”供销互助平台,最大程度动员全国采购力量,帮助农户对接销售渠道,助力河南农产品促销,共计促成蔬菜采购超8600万斤。
运营模式强升级
2022年,大河报·豫视频成为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执委会成员单位和独家协办媒体,不仅通过视频化手段、全媒体方式,全方位报道大赛盛况,在新闻传播上一枝独秀,而且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授权开展大赛招商工作,并包揽了大赛的策划、全部视觉设计、部分物料制作等工作,诸如大赛吉祥物、宣传片等,完成了“媒体+政务、商务、服务”的一次精彩绽放,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4月,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濮阳召开,大河报·豫视频在第一届全案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提供策划、宣传、推广等服务。
郑州农博会则成为了“河南农业新名片”,2022年9月,由大河报(大河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郑州农博会上,大河报·豫视频成功推出“首届中国数字辣椒产业发展论坛”,“中国数字辣椒之都”临颍凭借“临颍辣椒 中国‘椒’点”火热出圈,在超过50亿流量的加持下,“河南辣”红遍全国。
热点报道不缺位
从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唐山打人事件,到胡鑫宇失踪事件,每一次民众关切、舆论瞩目的新闻现场,都能看到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的身影。现场发回的视频、直播、文图报道,总是第一时间传递事实真相,强大的“正流量”让这些热闻频频登上热搜热榜,以既有声量又有质量的报道,在国内热点深度报道第一梯队中打响了大河报· 豫视频的品牌影响力,多条独家报道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转发。
传播运营扩矩阵
打破旧框架、机构互联网化,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改革以来,大河报·豫视频组建了年轻化的专业化创意策划团队,打造了立体化传播运营矩阵,涵盖豫视频App、报纸、微博抖音快手等三方平台。
●重服务、有创意、强传播:内容服务运营
从燃爆全网的《这里是郑州》,到最近联手河南联通倾力打造的4k高清音乐电影《逐浪》……在“视频优先”战略的不断融合转型之下,大河报·豫视频影像服务的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影像创意工厂队已成为集摄影、视频拍摄、策划创意、分发传播于一身,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方案的优秀影像管家。
影像创意工厂拥有一支专业视频拍摄、制作、运营团队,专注于“媒体+商业”影像服务,业务覆盖国内多省市、延伸海外,主要产品及服务包含视频新闻、TVC广告、宣传片、微纪录片、微电影、视频号代运营、视频拍摄制作培训等。
2022年,“影像管家”服务纪录再度刷新,最远地区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拍摄团队既参与世界杯报道,生产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近300条,传播总量达8亿,单条视频最高阅读量超1.7亿;又为客户宇通客车在世界杯现场提供了长达40天的影像服务,并为企业打造了一个“河南油条哥”网红人物形象,实现了履行媒体责任与营销服务双赢。
同时,影像创意工厂创作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快速提升,产品结构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建立了5G智媒体视频实验室,开发云视频直播、VR应用、媒体云应用、高清微纪录片等场景化技术应用,并结合河南本土文化元素,利用VR影像等构建“元宇宙”场景,创新了表达手段,丰富了视频展现形式。
截至2022年,影像创意工厂通过视频制作、培训业务、广告投放、IP招商、直播等业务实现商业变现,通过大河报·豫视频各产品业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赋能,进一步实现了影像创意工厂联网短视频运营服务商的迭代升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年业务收入突破1500万元。自2018年成立以来,累计创收5000万元。
●主运营、强赋能、重改革:改革一直在路上
2020年,大河报进行了重塑性改革,形成豫视频App+三方平台的立体化视频矩阵,全面进入互联网和视频化时代。改革后的大河报·豫视频,不单单是一张报纸,也不仅仅是一个视频App,而是一个以影响力传播为核心,以豫视频为媒体融合抓手,打造垂类产品(矩阵),孵化MCN机构,对标国内头部传媒企业,以互联网技术为底层逻辑的政务、商务资源整合平台。
2022年10月,大河报·豫视频又启动第二轮重塑性改革,今年年初正式实施集群制重建运营架构,推动纸媒互联网化改造,建设平台聚合资源,换赛道锚定数字经济,构建视频化内容生态,探索融媒时代经营模式,将融媒转型推向纵深,深耕垂类领域。其中,“首席观澜”“大河看见”等优质内容IP快速成长;专注于社区服务品牌“邻妹妹”,是大河报·豫视频打造的一款链接社区资源的民生服务项目,突出“民生帮办”和“社区服务”两大功能,成为千万居民的生活小帮手;而“农博会”“大河车展”“影像管家”“科创河南”“律媒团”“找大夫问辉哥”等一批具有互联网基因、深耕优质垂类领域的产品,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目前,大河报·豫视频在“运营主导、内容赋能”的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以技术为底层逻辑,在“双轮模式”驱动下,重塑媒体影响力,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相关链接:快讯!大河报·豫视频“影像创意工厂” 获评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标签: